政务邮箱: 用户名 密码
English RSS订阅 掌上宜春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开 >> 规划计划
《宜春市袁州新城高铁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更新时间: 15-06-26 10:03:00 字体:【  

  随着袁州区政府的搬迁,新高铁站的开通运营,高铁新区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良的地理位置和显著的交通优势,将成为宜春中心城的热点和重点建设区域以及重要的城市交通枢纽。为适应宜春市袁州新城建设快速发展,落实《宜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的要求,有效推进高铁新区北区的土地开发和整体建设,我市聘请宜春市规划设计建筑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宜春市袁州新城高铁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2015年3月14日通过了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设施规划、住区建设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与景观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环保环卫规划、综合防灾规划等。

  现对该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联系方式:宜春市城乡规划建设局技术科(0795-3998196)。

  第一章 总则

  本规划是《宜春中心城总体规划》的深化与完善,指导袁州新城高铁新区北区土地使用与规划建设管理的技术性文本,是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范围内各街坊、地块以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

  第二章 规划范围、原则、依据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宜春市东部,东至宜安公路,南至珠泉路,西至卢洲大道,北至袁河,规划区面积约为6.51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

  (1)整体发展的原则

  (2)以人为本的原则

  (3)效率创新原则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11)》

  (7)《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8)《江西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9)《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4)

  (10)《宜春市中心城规划管理规定》

  (11)《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2008-2030年)》

  (12)其它相关规范及规划

  第三章 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发展定位

  集现代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旅游休闲、居住生活于一体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生态型的综合功能区。

  二、建设目标

  打造宜春市商旅服务中心。

  三、发展规模

  1、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的高铁新区北区总用地面积为6.51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

  预测到规划期末,本规划区的人口规模约为8.9万人。

  第四章 总体布局

  规划高铁新区形成:“两轴、四带、三心、三片区”的整体结构。

  两轴:以宜阳东大道、袁州大道形成的两条“十字”形发展轴,统领新区的发展。

  四带:沿袁河、南庙河、新坊河及高铁防护绿地形成四条的景观带。

  三心:宜阳大头头商业中心,区行政办公中心,高铁站前商务中心。

  三片区:西部、北部、东部三个居住片区。

  第五章 公共设施规划

  一、中心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两轴三心”的城市中心系统结构。

  两轴,两条串联本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轴线,分别是纵向的宜阳东大道和横向的袁州大道公共服务轴。

  三心分别是:高铁站前商务中心、宜阳大桥桥头商业中心、行政办公中心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

  集中在以区政府为中心的中轴线,主要有:区政府、区政府相关办公单位等,行政办公用地总面积为18.3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2.90%。

  (2)文化设施用地

  规划结合居住区设置文化活动中心用地3处,文化娱乐用地面积1.2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219%。

  (3)教育科研用地

  教育设施主要包括高中、初中、小学。高中的设置结合教育部门的宏观规划设置。根据小学生35座/千人,初中生35座/千人的指标推算,规划区内有小学生5785座,初中学位3115座,生均校园用地指标取15平米/人,则需教育科研用地约13.35公顷,规划保留西部居住区现状第五中学用地1.58公顷,东部居住区现状九年一贯制袁州学校用地4.83公顷,并在此基础上,在西部居住区选址新建小学一所,占地3.83公顷,在北部居住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占地面积4.61公顷。共布局教育科研总用地面积14.8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35%。

  (4)体育用地

  本区内体育设施用地大部分结合公园建设,现状滨河公园内已经建有多处体育运动场地,规划在袁河东路与文浦路叉口东北侧设置一处体育用地,占地1.4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23%。

  (5)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结合三个居住片区设置卫生院三处,占地1.7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124%。

  (6)社会福利用地

  规划区内设置敬老院一处,位于文浦路与东浦路交叉口东南侧,占地1.0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17%。

  三、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1)商业设施用地

  规划在商业中心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酒店宾馆、专营店、步行街、餐饮设施等;结合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书报亭、便利店等零售商业设施。商业设施总用地73.1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1.55%。

  (2)商务设施用地

  商务设施主要集中布置于高铁站前区,建设金融、保险、证券、银行、媒体中心、中介服务、公司总部等商务设施,商务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2.6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42%。

  (3)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结合居住小区完善加油站、加气站、电信、邮政、供水、供电、燃气等公用设施营业网点,总用地面积0.83公顷。其中加油加气站2处、面积0.83公顷,邮政、电信所各1处,结合商业用地设置。

  第六章 住区建设规划

  一、居住用地

  规划区主要布局二类居住用地,用地以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混合为主,总用地面积193.31公顷。

  规划居住用地分为3个居住区。

  二、农村社区

  规划对各社区村庄的布局模式、建筑形式,建筑质量以及生态资源做出综合评定,因城市对外交通线路建设、生态环境保育、城市用地功能调整,规划对区内农村社区全部进行统一拆迁安置,规划安置用地29.55公顷。

  三、保障房建设

  根据《宜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2008—2030)》,到2030年,保障房建筑面积占本市住宅总量的的30%,新增保障房用地与新增居住用地混合开发。

  第七章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一、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三横三纵”的主干道骨架结构。

  三横:烟雨路、袁山东路、袁州大道;

  三纵:卢洲大道、宜阳东大道、宜安公路。

  主干道红线宽度一般为36~60米,次干道红线宽度为24~32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2-22米。另结合带状绿化系统设置步行系统,和社区内部的步行交通体系相衔接,形成新区中心区网状的步行绿色交通系统。

  二、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结合火车站设置高铁站、普铁站、长途汽车站、公交首末站、出租车站五站合一的综合交通枢纽一处,规划总用地12.64公顷。

  三、公共交通规划

  提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由“BRT快速城市公交系统、普通公交、出租车组成的多元化公共交通系统。

  1、公交首末站

  本区公交首末站结合宜春高铁站设置,并兼容公交保养场职能。

  2、BRT线路与站点

  根据综合交通规划,结合实施的可能性,规划在区内的袁山东路、袁州大道、宜阳东大道、卢洲大道等设置双向单行BRT专用道。规划BRT站按500—600米距离设置

  3、普通公交与站点

  区内普通公交线路实现全区主次干道100%覆盖。

  规划公交站点3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60%,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

  四、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按500-1500米服务半径设置,在城市对外交通的车站、商业中心、市场、公园、商务办公、旅游接待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站等公共活动场所均应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规划区内设置停车场2处,总面积1.36公顷,其他机动车停车场结合各类设施用地,在地块内部布置。

  五、加油加气站

  按照服务半径900-1200米设一处加油加气站的原则进行进行区内加油加气站的布局,规划保留原城东加油站、新坊加油站,总用地0.83公顷。

  六、慢行系统——绿道

  规划在卢洲大道单侧及沿袁河、南庙河、新坊河生态主题公园内设置绿道。分滨水、绿地两种类型,形成4条绿道主线。

  七、道路竖向

  规划采用黄海高程系。竖向设计依据原有地形地势进行确定,结合已有道路施工图,充分结合自然地貌,减少土方,使土方填挖在本区内基本平衡。结合地势,道路纵坡一般控制在在0.3%一3%之间。

  十、道路绿化

  根据城市道路的不同性质、功能、自然条件、城市景观,合理的预留道路绿化用地。

  道路红线宽度

  道路绿地率

  ≥50米

  ≥30%

  40-50米

  ≥25%

  ≤40米

  ≥20%

  第八章 绿地与景观规划

  一、绿地系统

  片区内园林绿化系统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混合式布局手法,主要安排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规划共设公园绿地7处,游园2处广场2出,防护绿地1处。规划区内绿地总面积178.7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81.91公顷,防护绿地85.971公顷、广场用地10.94公顷。

  二、景观结构

  规划区内形成“一核、四廊、三区、多心”的绿化景观体系。

  一核

  高铁站前核心区

  四廊

  指袁河滨水景观绿廊、南庙河滨水景观绿廊、新坊河滨水景观廊、沪昆铁路和杭长高速铁路防护绿廊

  三区

  商业景观风貌区、行政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

  多心

  城市公共中心、广场、公园、街头绿地、游园等景观节点

  三、景观轴线

  规划区的袁州大道、宜阳东大道、卢洲大道为重要的城市景观轴线,袁河、南庙河、新坊河三条河内形成生态绿廊为主要的生态景观带。

  四、景观节点

  规划袁州公园、东湖公园及站前核心区等为区内的重要景观节点。

  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本次规划预测最高日用水量为3.4万m2/d。

  近期用水由文笔峰水厂供给。结合宜春市总体规划布局,新城远期用水主要由文笔峰水厂与规划四方井水厂共同供给。

  规划本区输水干管由文笔峰水厂沿袁州大道敷设DN1000输水干管。

  为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高铁新区北区内采用环状管网供水系统,规划本区沿卢洲大道,民生路,宜阳东大道,宜安公路,袁山东路,布置DN400-DN1000配水干管形成配水主干环网,沿区内其它道路布置配水次干管,管径DN200-DN350。

  规划供水管管材DN200以下采用PE管,DN300-DN700选用球墨铸铁管,DN800以上管径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

  二、污水工程

  规划区内污水量规模约2.49万立方米。

  规划本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本区污水排放主干管有一横一纵两条,各分区的污水经过次管收集汇入主管,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三、雨水工程

  1、雨水量计算

  雨水量计算公式Q雨=Ψ·q·F。采用宜春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q=2806(1+0.67gP)/(t+10)PPPPPPP0.79

  本区规划设计重现期P取3年,地面径流时间取10min。径流系数视用地类别取值=0.45~0.90,综合径流系数取Ψ=0.60。

  2、雨水管网规划

  雨水排水系统按照道路竖向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和现有水渠、水体,就近排放。对规划范围内较大的水体予以保留,作为调蓄水体,以调节洪峰,降低沟渠设计流量,同时把调蓄水体与景观规划、消防规划结合起来,使这些地表水体的储存调节径流量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袁河、新坊河及南庙河是规划区主要的雨水受纳水体,雨水管道基本沿道路铺设,城区雨水经管渠收集后依地形就近排入水渠或河道,最终汇入水体。雨水干管(渠)布置沿道路以重力流就近排放为原则,本区雨水管管径一般DN600—DN2200。

  四、电力工程规划

  规划区总用电负荷约为73.16MW。

  规划区内电源由220kV下浦变电站供给。

  规划区现状有一座110kV东山变电站,负责对老城区和文笔峰水厂供电。规划在高铁东六路与沙田路交汇处西北侧规划一个主变容量为3×50 MVA 的110KV变电站。

  规划新建10kV开关站9座,以解决110kV变电站出线集中及便于管理的需要。每个开关站的负荷不超过2万kVA。

  规划区内高压配电线路110kV,中压配电线路为10kV,变压配电网架采用双回环网,开环通行。规划区域内高压线均采取埋地敷设,中压10 kV配电线路采用电缆沟及电缆穿管敷设方式,沿道路东南侧布置。110kV变电站10kV出线侧道路设置1.2×1.2m电缆沟。

  五、通信工程规划

  规划区内市话主线需求量达到3.20万门。

  规划新建电信局(端局)1座,规划交换容量4万门,结合商业用地建设。

  本规划区内通讯线路为地下光缆及电缆,在主要道路设地下光缆,在小区内可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方式为穿管埋地敷设。

  六、邮政规划

  按规划区人口以及服务半径本次规划共新建邮政所1座,为独立用地。

  七、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区内居民气化率为100%。

  规划区内采用中、低压两级制系统,大型居民区中压引入小区,集中调压;公共建筑采用用户调压器低压进户。

  第十章 环保环卫规划

  一、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保护目标

  (1)空气环境:规划区范围内空气质量标准整体不低于二级标准,汽车尾气达标率≥80%。

  (2)污水收集率达100%,处理率≥85%。

  (3)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交通线两侧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85%。

  (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危险固体废物治理率达100%。

  2、环境功能分区

  (1)空气环境功能分区,规划区空气质量整体按二级标准控制。

  (2)水环境功能分区为2类,袁河按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控制,南庙河、新坊河及其它水体按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标准控制。

  (3)声学环境功能分区,分为三类,分别执行《声坏境质量标准》(383096—2008所规定的标准值:

  一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生活居住、文教医疗、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环境噪声限值:昼间55db,夜间45db。

  二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环境噪声限值:昼间60db,夜间50db。

  三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环境噪声限值:昼间70db,夜间55db。

  二、环境卫生规划

  规划区生活垃圾产出量为日均76.5吨,经生活垃圾收集点至垃圾转运站,运往宜春市南郊垃圾卫生填埋场集中处理。

  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规划

  一、抗震规划

  新建工业和民用建筑按抗6度地震烈度标准设防,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按8度设防,重大工程需做建筑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评价结论进行设防。

  规划结合城市公园、绿地、体育场地、广场、露天停车场、学校操场、防灾据点等开敞空间建设避震疏散场所,疏散半径为0.3-0.5公里,人均疏散占地面积2—3平方米。

  以袁州大道、卢洲大道、宜阳东大道、宜安公路等区域主干道为区内主要疏散通道。

  规划区内袁州公园、多胜公园、文笔峰公园为本区紧急避难区域。

  二、消防站规划

  规划按责任区面积为4—7平方公里、接警起五分钟内应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原则布局消防站。在规划区内建设标准型消防站1座,位于位于民生路西侧的区法院北侧,占地面积0.37公顷。

  消防给水管道与市政给水管道合用,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市政消火栓沿道路布置,并靠近十字路口,间距不应超过120米。居住新区内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

  三、防洪排涝规划

  袁州新城规划用地处在宜春市中心城内,本次控规修编以2008版总体规划为依据,将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防涝标准按20年一遇一日暴雨排至不淹重要建构物和居民密集区的标准设防。对规划区内低洼地段,设置排涝泵站,进行强排以防内涝。

  四、人防规划

  规划区属三类人防重点城市,按战时疏散人口为城市总人口的40%,留城人口比例为60%,规划区总人口为8.5万人,紧急避难区域面积按照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控制,则规划区疏散人口为3.56万人,留城人口为5.34万人,人防工程总面积为8.01万平方米。

  规划袁州大道、宜阳东大道、宜安公路、袁州大道等作为区内主要疏散干道。南庙镇、新坊镇、彬江镇作为疏散安置地域。

  规划在区内结合卫生院建设战时医疗救护站。

  新建民用建筑10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其它总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3%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信息来源: 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联系我们
主办:宜春市人民政府 承办: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宜春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bet365娱乐场下载 赣ICP备06000141号 赣公网安备 3609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