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邮箱: 用户名 密码
English RSS订阅 掌上宜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情 >> 人物纪事
历史名人与宜春 之 唐宣宗李忱“做客”百丈山
更新时间: 06-10-28 字体:【  

  大约自唐大历九年始,马祖道一禅师在南昌、宜春一带广建禅林,十方纳子,云集道一门下。随后,怀海禅师在奉新百丈山创立农禅体系,禅宗在宜春境内迅速发展。四处游化、寄居律院的禅僧在这里找到了融禅修与农耕于一体的静修场所;在北方动乱中失去土地的流民在这里以僧侣的身份重新获得了劳动的权利;仕途沉浮,政坛角逐中失意的官僚士大夫在这里重新审视人生之路;就连皇室斗争中的落魄者,也无可选择地到这里作暂时的喘息。

  唐武宗会昌年间,这里出现了一位特殊的身份的沙弥,他就是后来的唐宣宗李忱。李忱是武宗的叔叔,他平日里少言寡语,对任何事情却是心明如镜,因而遭到武宗的惮忌。武宗视李忱为眼中钉,将他沉之宫厕,欲置他于死地,幸有宦官仇公在暗中相救,才得以逃脱。李忱历尽艰辛,逃到南方,依止于香闲智闲禅师门下,剃发出家,做了沙弥,随智闲禅师参禅访道于宜春的崇山峻岭禅林之间。

  在百丈山,见到瀑布直下,涧水流逝,智闲禅师联想到自己四处参访的历程,借物抒怀,有感而发:“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谁知面前这个沙弥不待他想出下面两句,便续而吟出:“溪中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智闲禅师一听,便察觉这沙弥非闲之人。

  在希运禅师那里,李忱可是吃了苦头。他见希运禅师拜佛,便道:“不著佛求,不著法术,不著僧求——长老礼拜,当何所求?”希运道:“不著佛求,不著法术,不著僧求,常礼如是。”李忱又道:“用礼何为?”这次希运不答话了,一巴掌便打了过来。李忱道:“太粗生。”希运道:“这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是一掌,再说,还打,打得李忱懵懵懂懂。

  唐武宗迷信道士赵归真,深宠宰相李德裕。在赵、李的怂恿下,于会昌5年开始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毁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不到两年,武宗一命呜呼。朝中文武百官迎李忱回宫即位,脱却辎衣换龙袍,沙弥成为宣宗皇帝。

  李忱登基后,立即诛杀赵归真,贬罚李德裕,全面复兴佛教。此时,遍布宜春各处的禅林更是云蒸霞蔚,异彩缤纷。沩仰宗作为禅宗“一花五叶”之首,在袁州绽放。那位为李忱剃度的智闲禅师,乃沩仰宗仰山慧寂祖师的师弟。希运禅师的高徒义玄辞别宜丰黄檗山到河北开创临济宗,成为“一花五叶”第二叶。随后,又有良价禅师在宜丰洞山创曹洞宗,为第三叶。李忱复兴佛教,有如大海波涛,宜春禅林的高僧随着波涛迅速遍满全国,各为一方宗主。李忱大举兴佛的渊源,不能说不是来自于他在宜春的一段沙弥因缘。

  黄檗山边上就是天子山。在这里,随你到家家户户,都可以听到关于李忱的传说。传说,当年李忱途经此地,天现瑞相,预示李忱合当作王,于是留下了“天子山”的名字。李忱累了,要休息,天神送来了座椅,于是山上那块酷似靠背椅的石头,留下了“天子椅”的名字。还有半山腰里的皇叔塔、观音竹下的木鱼石、青石路上的书经台……

  弹指千年,穿宽袍大袖的帝王早已作古,禅林的祖师大德亦辞世常寂。李忱在宜春的这段历史虽然不长,却由大唐宫廷斗争而引发,又围绕着李忱在宜春的禅林生活而展开。最后,随着“会昌法难”和李忱的兴佛运动,宜春的禅师们走向全国成为结局。这是会昌、大中年间的社会缩影。若将散落的历史文字整理起来,若将村言俚语的民间传说收集起来,让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去丰富宜春传统文化内涵,对宣传和扩大宜春文化的影响,促进宜春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 宜春新闻网 【打印本页】【纠错留言】【关闭窗口】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联系我们 | QQ及时咨询 QQ及时咨询(2513807704)
主办:宜春市人民政府 承办: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宜春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bet365娱乐场下载 赣ICP备06000141号 赣公网安备 36090202000004号